找到相关内容1593篇,用时5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1)

    20页 中之「化身佛」。楞伽经和大乘阐释了三身的哲理。 其实,变易身就是「化身菩萨」。 (3)实报无障碍土又名果报土或...圣回凡的「重关」,遑论凡圣俱不立的「 牢关」,胜鬘经区分空和不空的如来藏,空是泯灭了烦恼, 不空意谓包含无量的无漏(无烦恼)的功德。大乘论遂言 一心开二门﹕...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5.html
  •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

    真心。“惑作业,无量痛苦。”众生因迷住真心故,惑作业,纷纷扰扰,此纷扰中,即有无量痛苦在。如《大乘》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粗即可见诸事实之粗相。目前世间之现象,是贪嗔痴及...,成为无有分别的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故能度一切苦厄,因此,烦恼的产生,是由于不能了知诸法缘生如幻,当体即空的道理,遂为所困,若能了知,即是解脱的关键。虚云和尚引经论说:  如《》云:“所...

    胡健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271148.html
  • 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

    很多重要的印度佛教经典都被陆续翻译出来,如《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楞伽经》、《摄大乘》、《十地经论》、《大乘》等等,这些经典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促进了佛教义学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在佛教界内部...世界。从根机的“位”划分为:第一阶位是圣贤菩萨阶位,第二阶位是根基不定,可成大乘人,也可成不是大乘人的不定阶位,第三阶位是偏执于空,或偏执于有的邪解邪行的阶位。行认为,佛教已经...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3971301.html
  •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化身,以救渡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正如《大乘》所说:「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盘第一义...人的密切相关性是慈悲的出发点。又据缘起说引出的无我说,认为人并无具有实体的「我」存在,由此也就产生自、他一体的观念,进而也就自然生「同体大悲」心了。   大乘佛教把慈悲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小悲」,...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1302.html
  • 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唐人宴坐诗析论

    八五?一二八九下─一二九○上)弘忍继道的静坐、念佛方法,又融入《大乘》的禅法,修一行三昧,予慧能一幅活活泼泼的不拘泥「常坐」的实践法(注16),弘忍同时也禀承道戒禅合一的传禅方便,而由...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大正藏八五?一二八六下)四祖道在梅双峰山说法三十余年,与天台、三宗法门相涉,印顺导师指其禅法特色有三:戒禅合一,使弘忍门下开法传禅皆与戒有关。楞伽与般若合一。念佛与成佛...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2073060.html
  • 华严宗“法界缘起”明释

    ,中华书局1992年版,中册,第490页。  ① 黄忏华《大乘之真如缘起学说》,载《法喜》2006年,第2期,第30页。   ②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6月版,第...澄观说“一真法界,统该万有,即是一心”;宗密接过来说“《》中于此一心,方开真如、生灭二门,此明心即一真法界”,又说“一真者,未明事理,不说有空,真指本觉灵源。”①这些思想实际上都已不是华严宗的原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973521.html
  •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

    的智能,这即是如来藏认为‘心性本净’的真正内涵。如《大方等如来藏经》中所言:“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珈趺坐,俨然不动。”[11]等到了《大乘》则明确开出“本觉、始觉、究竟觉”三觉,由此将印度如来藏性觉思想发挥到极致。《》不满足于如来藏心仅有产生“离苦得乐”的作用。因为如来藏的本觉定性,所以中提出“真如熏无明”理论。也就是说本觉的真心是有产生解脱的...

    慧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173537.html
  • 圣凯法师: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摄论师的佛性、一乘思想

    引用《》“三大”来解释大乘的“大”:   言大者有三种:一、体大,即目前空、不空二种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也;二、相大,即真如体上具恒沙无漏性功德差别...《摄大乘》异于《大乘》之根本点是把三性说当作体系的根本。《阿梨耶识の原始的意味》,《佛教研究》2-1,1938年,第45页。   [15]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一,《大正藏》第31卷,第...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173538.html
  • 敦煌写卷P.2555《白云歌》再探

    ],恍如梦境一样,虚而不实;又象天空之浮云,忽然生,忽然灭尽,这就是佛教的“无常观”。《大乘》云:“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  [20] 大正藏:卷784[M].   [21] 真谛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2] 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增上品[M].   [23]...

    王志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574859.html
  • 无相戒法

    心中,我们只要向自己的本性、本心中反省内求,就能认识到自性,“识心见性”,就能成佛。这与《大乘》的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在众生自己的心中认识,成就三身佛。   所以,慧能禅法的心是念念不断、念念无...”就妄心生万法而言,慧能的思想与《楞伽经》、《》等思想是一致的。但从《楞伽经》与《》所言之妄心都是以“真心”为依持,而慧能所言之妄心却是以众生当下之心念为依持的,因此慧能的思想与《楞伽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2276978.html